2020第八屆先進制造業大會已經正式啟動啦,本屆大會以“融合·賦能·轉型”為主題,匯聚全球先進制造業領先企業、權威機構、卓越領袖與前沿專家,共同探討基于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及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實踐應用與最新進展,繼續助力制造業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全力推進中國先進制造業產業間的高端交流、合作對接與高質量發展。
接下來,我們將摘錄歷屆大會部分演講嘉賓的精彩觀點進行推送。今天推送2019第七屆先進制造業大會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委員會組長、浙江大學原校長潘云鶴院士的精彩觀點。
潘云鶴: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委員會組長、浙江大學原校長
潘云鶴院士的主要觀點
人工智能2.0可成為實體經濟核心驅動力
實體經濟與人工智能深度結合的時機正在到來,中國要把人工智能和工業經濟結合起來,從而進行工業經濟的智能化治理。目前,大數據智能、人機混合增強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自主智能系統等人工智能2.0發展的五個方向和5G、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結合在一起,可能成為實體經濟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它將催生更多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產業、新區域,使生產制造走向智能,供需匹配趨于優化,專業分工更加精準,從而引發實體經濟結構重大變革,帶動社會生產力的整體要素。所以中國需要抓住當前重要的時機,加快推進實體經濟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抓手
數字經濟是全球經濟增長日益重要的驅動力,在加速經濟發展、提高現有產業勞動生產率、培育新市場和產業新增長點、實現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增長中正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工智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抓手。人工智能2.0技術將為數字經濟發展打開一片新天地,且已顯現五大端倪:大數據上的深度學習與自我博弈進化技術相結合、基于網絡的群體智能已經萌芽、人機融合增強智能發展迅速、跨媒體智能興起、自主智能裝備涌現。
人工智能正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我們要把人工智能的技術和各種各樣的產品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各樣新的產業鏈。
中國人工智能研究水平可與英國并列世界第二
全世界最好的前1%人工智能研究論文一共是3530篇,美國占1300篇,中國1100篇,中國排在第二位,英國排在第三。如果再把3000多篇論文中間最好的100篇拿出來看,中國只能占第三位,美國是59篇,英國19篇,中國只有16篇,“平心而論,全世界人工智能的水平,美國第一,中國和英國可以并列第二,我們數量多一些,他們的質量更好一些”。
而從人工智能產業上比較,潘云鶴表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基礎薄弱,從人工智能核心產業來講美國第一,中國第二,但和中國相比,美國的優勢很大。
“人工智能產業如果劃分為機器學習、技術平臺、處理芯片、智能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無人機、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語音識別等九類,那么,統計顯示大部分領域美國企業數量比中國多,機器人、語音識別、智能無人機這三個領域中國企業的數量比美國多?!迸嗽弃Q強調,雖然我們企業數量更多,但是技術水平還是相對欠缺。
數字經濟對工業滲透率只有17% 要勇闖無人區
中國的數字經濟對工業的滲透率只有17%,遠低于德國、韓國、美國的40%以上。所以,這就是人工智能要和數字經濟結合起來,催出數字經濟怎么向工業部門加速滲透的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發展具有頭雁效應,我們要勇闖無人區,為經濟的發展添信助力。我相信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和全世界的人工智能技術一定能促進經濟和社會走向一個高質量、高水平的快速發展期。
文章轉載至先進制造網